【来源: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
黔发改城镇〔2022〕23号
贵阳市、安顺市、毕节市、黔南州人民政府,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将《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发展规划、遵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批复
2.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发展规划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1月14日
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发展规划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是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实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本规划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枢纽,安顺是贵州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贵安新区是全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阳—贵安—安顺区域位于黔中城市群核心地带,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点区域,地势相对平坦,人文生态环境良好,辐射带动功能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具备构建现代化都市圈、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培育建设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有利于推动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有利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贵州省在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构建以贵阳中心城市和贵安新区为中心,周边1小时通勤范围的清镇、修文、开阳、息烽、贵定、龙里、惠水、长顺、西秀、平坝、普定、镇宁、织金、黔西20个县(市、区)组成的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以下简称都市圈)。都市圈国土面积2.6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达到1052.4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88.49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4.7%、27.3%和34.2%。本规划是都市圈内各城市协同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制定配套政策、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立足高质量发展新起点
“十三五”以来,都市圈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基础条件愈加成熟。“十四五”时期,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发展基础
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都市圈是黔中城市群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十三五”期间,都市圈保持了全国领先、全省领跑的经济增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7%,年均增长8.8%;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7853元(约合8385美元),比2015年增长27.9%,年均增长5.0%,是全省的约1.25倍。常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累计增长19.3%,年均增长3.6%,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从26.2%提高到27.3%,增长1.1个百分点。贵阳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增速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在全省率先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十三五”时期高铁营运里程翻两番,沪昆高铁、成贵高铁开通运营,贵阳成为全国十大高铁枢纽,铁路运输旅客量五年增加近50%。G69惠水至罗甸段、G75遵义至贵阳扩容工程等高速公路重点项目相继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00余公里,比“十二五”期末增加40%。民航通航城市数量新增50余座,进出港旅客量翻番。建成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新开工平寨水库、附廓水库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行政村实现4G网络和光纤宽带全覆盖,5G正式启动商用,贵阳贵安成为国家互联网重要枢纽。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深入实施健康贵州行动,公共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增加,基本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和覆盖都市圈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中国铁建(贵阳)国际城等被授牌“养老产业集聚区”,龙里县被评为“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县”。信息化支撑公共卫生能力日益健全,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和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均已实现网络直报全覆盖。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优势愈发明显。地处云贵高原黔中山原丘陵地区、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资源富集,夏季气候凉爽。2020年都市圈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约为40%。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5%以上,在全国都市圈中位居前列。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情况总体为“优”,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左右。
人文价值更加彰显。都市圈是黔中文化旅游发展重点区域。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拥有阳明文化、屯堡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65个传统村落,布依族、苗族、回族、侗族、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具有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特征。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3.3亿人次,达到2015年游客量的2.8倍。
区域协作基础良好。“十三五”以来,黔中城市群加快培育,贵阳、遵义、安顺、毕节、黔南等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探索跨市州托管模式,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机场、黔南州龙里谷脚镇合力共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全力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省级层面出台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贵安新区和贵阳市在产业布局、要素配置、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筹管理,促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环贵阳周边的安顺市、毕节市、黔南州主动对接省会城市,谋求协同发展,区域内各县市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普遍趋势。
第二节 机遇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度调整,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发展阶段下,都市圈建设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都市圈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带来了重大机遇。二是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一段时期发展潜力仍然较大,为加快培育发展都市圈,促进资源要素的集聚和优化配置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提出明确要求,为都市圈建设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四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为都市圈进一步拓展区域合作提供了重大机遇。五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支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培育建设贵阳“外环高速公路”城市经济圈,为发展壮大都市圈,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冠疫情全面冲击世界经济,深刻影响社会治理模式,国内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攸关期,推进都市圈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一是都市圈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对滞后,人口总量和经济体量规模偏小。二是都市圈综合交通网络还不完善,水利设施保障能力不足,市政设施建设短板较为突出,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三是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土地紧缺和土地闲置现象并存,环境污染仍面临一定风险。四是都市圈内各城市依然存在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明显,一体化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章 开启都市圈发展新篇章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四新”总体要求和“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升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优化都市圈空间格局,推动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把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宜业宜居宜游现代化都市圈,为黔中城市群发展壮大、贵州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提供重要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发展,集聚整合国际国内高端创新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区域创新共同体。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核心引领,协同共进。着力推动各类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依托重大基础设施廊道带动外围县市协同发展,提升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和广阔腹地的辐射带动力,构建极核化、组团化、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
开放引领,合作共赢。坚持以开放促发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全面加强区域合作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培育国内外合作竞争新优势,构建互惠互利、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新体制。
生态引领,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构建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品质引领,普惠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推进高质量公共服务均衡共享,改善都市圈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积极探索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将都市圈建设成为全省人口集聚的重要承载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全国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高质量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创新能力,构建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和数字化社会治理,依托国家级大数据信息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数谷”。
西南内陆开放引领高地。加快建设贵州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进一步凸显都市圈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物流枢纽发展作用,深度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加强与周边省份和经济发达地区合作,建立沟通华东与云贵至印缅等南亚地区直接通道,形成西北、成渝至东盟的西部重要陆海连接线,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
生态宜居都市圈样板。加快建设贵州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核心区,构建都市圈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持续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塑造多彩魅力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营造和谐友善的人文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都市圈。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协同创新的产业分工体系基本建立,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阻碍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基本消除,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生态宜居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左右,常住人口达到1090万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间产业分工趋于合理,创新驱动、功能互补、产城融合的城市协作基本形成,产业高端化发展稳步推进。工业总产值达到8500亿元左右,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1500亿元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00家左右,形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五百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提高到2.19%。
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轨道成网、公路畅通、物流高效的交通网络基本建成,数字都市圈建设初具成效。城际铁路、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350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12.5公里/百平方公里以上,建成区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实现管道天然气“县县通”。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45000Gbps,骨干直联点互联链路带宽达到600Gbps。
生态环境安全性更加稳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防治并举的环保格局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达到61%,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5%。公共服务普惠性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率先完善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基本建成设施共建、服务共享、治理精细的公共服务体系。卫生健康系统更加完善,教育现代化程度走在全省前列,城镇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8张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0%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2%以下。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贵阳贵安基本建成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处于西部前列,全面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铁路年旅客发送量达到5500万人次以上,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以上,进出口总额达到560亿元以上。到2035年,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与之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不断完善,建成产业协作高效、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均衡、对外开放深入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
附件:《贵阳—贵安—安顺 都市圈发展规划》(黔发改城镇〔2022〕23号).pdf
来源:贵州省发改委门户网站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