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应用
我国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位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信息技术产业基础良好,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链,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吸纳了全国比较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为相关企业向大数据产业迅速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在这些地区也涌现出很多初创公司加入到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的开发和研究中来。
此外,以贵州、重庆、武汉为中心的大数据产业圈,通过政府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区域积极引进大数据产业相关企业,力图占领大数据产业制高点,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大数据产业圈区域分布
1、京津冀地区
依托北京,尤其是中关村在信息产业的领先优势,培育了一大批大数据企业,并将集聚势能扩散到天津和河北等地,形成了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格局。中关村作为中国的“硅谷”,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引擎。在“京津冀”大数据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已经形成了“中关村技术研发——天津装备制造——张家口、承德数据存储”这样分工合理、协同发展的大数据走廊发展模式。
2、珠三角地区
依托广州、深圳等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发挥广州和深圳两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集聚作用,在腾讯、华为、中兴等一批骨干企业的带动下,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了大数据集聚发展的趋势。广东省培育了一批实力较强的大数据创新企业,呈现出“广深引领、珠三角集聚、粤北东西紧随”的发展态势。
3、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三角地区将大数据与当地智慧城市、云计算发展紧密结合,吸引了大批大数据企业,促进了产业发展。上海发布《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南京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大数据在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应用。在杭州,既有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云服务基础设施提供商,又有以华为为代表的云工程和云服务提供商,还有海量的云应用企业,云产业链日渐清晰。
4、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通过积极吸引国内外龙头骨干企业,实现大数据产业的“弯道超越”。重庆发布《重庆市大数据行动纲要》,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巨头;武汉于2015 年成立了华中地区首家大数据交易所-长江大数据交易所;西安计划在未来5 年建成西部最大的互联网大数据中心。2013 年起,贵州市率先把握大数据发展机遇,将大数据产业视为经济“弯道超车”的重要砝码,成为了我国大数据产业创新试验区,并率先成立大数据公共平台、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大数据交易所和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建成了贵阳高新区,聚集戴尔、博科等700 多家大数据相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