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粤府办〔2021〕28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粮食和储备局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9月4日
广东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
强化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求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省也将进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东作为全国第一常住人口大省、最大粮食销区,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任务艰巨,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全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意义重大。
本规划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并与国家相关系列规划衔接,旨在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广东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等,是实施粮食市场调控、夯实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基础、完善保障体系、强化监督管理、提升保障效能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做好广东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行动指南。
第一篇 发展环境与总体要求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时期,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危”“机”并存。
第一节 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部署,持续强化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落实政府责任,完善体制机制,稳定粮食生产,充实政府储备,夯实设施基础,提升应急物资产能,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筑牢根基。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播种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粮食消费量刚性增长,“十三五”期末,年粮食消费量5290万吨,年均增长4.3%ꎻ口粮消费2080万吨,年均增长2.4%。粮源渠道更加稳定,年均外购粮食约4000万吨。市场调控更加有力,全省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涨幅1.4%。地方粮油储备更加充实,承储主体更加多元。全省地方粮食储备库存增加74%,可满足全省常住人口半年以上口粮消费需求。粮食应急保供体系不断健全,建成各类应急网点超3300个,区域粮食应急配送中心22个,粮食应急加工能力达4.74万吨/天。市场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不同粮油品种、价格类型全覆盖。2020年,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2410.9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8%。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共完成投资181亿元,建成各类项目1540个,建成粮库仓容716万吨,维修改造仓容620万吨,基本消除危仓老库,各类粮食企业完好仓容2517万吨,其中储备仓容1731万吨。大力推进华南粮食物流通道和物流节点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广东省粮库智能化管理平台,创新采用“云+网+端”架构,推动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开启政府储备实时监控新模式。粮食流通监管制度不断完善、方式不断优化、力度不断加大,建立了异地储备联合监管机制和企业信用信息登记制度,圆满完成全省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全面摸清库存家底,有效保障全省地方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建立了省、市两级食盐储备,可满足全省50天消费需求。冻猪肉、药品储备库存均增长2倍以上,建立充实了防控物资、救治仪器设备、重要生活物资、救灾物资、“三防”物资、化学和辐射防护用品等政府储备,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和规模进一步增加,储备物资品类超过400种。全省应急储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布局基本覆盖全省多灾易灾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省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链条,实现有效增产、扩产、转产,迅速填补防控物资的巨大缺口,持续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日产口罩从10万只到峰值时1.5亿只、医用防护服从不足1万件到峰值时30万件,医疗防控物资储备可满足全省医疗机构30天以上需求。应急物资生产动员能力进一步增强,供应保障和配送网络体系逐步优化,采购调配机制进一步健全,有效应对了“天鸽”等台风灾害以及非洲猪瘟疫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附件:《广东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粤府办〔2021〕28号).pdf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