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中泰咨询

在线咨询 中文 | English
免费服务热线:
专题研究中心 大数据中心 前海中泰数据库

政策环境 概念特征 技术基础 应用领域 市场规模 区域应用 大数据动向

数据“沉睡”制约大数据产业发展

2017-03-23   前海中泰咨询

小到敲击键盘、迈开步子,大到征信系统、政务记录,数据已成这个时代最活跃的要素和最有价值的“信息矿产”。无论“互联网+”、物联网还是智能制造,数据的触角几乎无远弗届,影响着几乎所有产业生态未来的走向。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2016)》分析,未来五年,全球数据量将呈指数级增长。但庞大的总量却并不意味着完全有效的开发利用。《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技术瓶颈外,开放和合作的障碍正在让大量数据陷入“沉睡”。数据原材料的缺乏与信息“孤岛”的形成,严重制约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壁垒让数据“沉睡”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按目前发展趋势,预计2020年全球大数据总存储量将达到44ZB(1ZB约等于10000亿GB)。我国数据总量为909EB(1EB约等于1000亿GB),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3%。

目前,数据层面的壁垒普遍存在于政企、企业间。业内人士表示,针对现状普遍是通过购买和“爬虫”(自动获取网页内容的手段)的方式获取,但数据存在不准确、不全和非结构化等问题。“相比于行业间的数据流通,政企之间的壁垒更是一块沉睡数据的‘集聚地’。”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说,“目前一些上市数据如股权占比、科研数据都是价值密度比较高的沉睡数据。”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5年对国内800多家企业的调研来看, 企业内部数据仍是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当前有32%的企业通过外部购买数据;只有18%的企业使用政府开放数据。

业内人士指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资源广泛散布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子系统中,其中,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而与此同时,区域部门间基本实现共享的省级地方仅占13%,区域部门间少量实现共享的地市和区县仅占32%和28%,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地市和区县进展缓慢。

数据割据、技术壁垒和标准缺失形成数据孤岛

“数据孤岛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数据割据、技术壁垒和标准缺失。”赵国栋说。观念问题是主观意愿缺失的症结。“政府部门由于缺乏企业间基于共同利益开发这样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数据开放滞后。除了政府部门,一些大企业也应该认识到数据合理开放可以造就更好的社会和行业生态价值。”

外部管理规范、法规的缺失也使部分主体对开放数据保持顾虑。“目前如果只遵循‘谁的数据谁负责’这一简单的准则,要调动政府部门开放数据的积极性比较困难。”DT大数据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陈新河说。

除了主观意愿,技术和标准也是一道“硬门槛”。“比如目前信息共享的安全问题。公共云的运维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计算环境从本地到云端的自身安全性是提高了,但由于公共云的运维管理工作必须通过互联网完成,和传统IT环境运维有很大不同,容易造成管理员权限被劫持攻击,造成运维管理账号和凭证泄露等问题。”上海至信普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敏洁说。

目前开放的数据同样因为格式标准缺失成了“开放的孤岛”。公布类似停车位数量、开放非标准化的图表等形式的数据都是不可机读的。这类“伪开放”并没有真正整合数据的价值。“不同行业数据整合必然需要标准化的数据格式,比如从卫生、人口的角度用数据对‘人’进行的描述就是不一样的。”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成员张群说。“因此目前要开放的应该是底层数据,而不仅提供根据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或产品。”业内专家表示,这类数据在技术上应该有其标准形式,可以被计算机抓取、调用,而且在法律上也是可以进行各种使用的。

开放整合数据需围绕应用场景

要打通数据孤岛,一方面是技术上的革新和标准化的推进,同时包括数据安全领域建设。“在物联网时代,需要从政府等层面推进包括身份识别、信息安全系统等庞大的安全体系建设。”赵国栋说。

“目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推进获批了6项大数据领域的标准,包括了大数据技术参考模型、数据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标准等。”张群说。

另一方面,在法律维度,立法推进的前提是明确数据权属。对此,赵国栋建议,可以参照土地管理的做法,将数据权属划分为所有权、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例如处置权应归国家,规定归档、删除的各种条件等。只有权属清楚才能推动法律保护。”

政府数据开放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涉及隐私和安全的数据可以率先开放,比如气象这类数据。同时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推动统一数据平台的建设,改变目前碎片化的现状。

杭州市经信委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处处长黄左彦说:“杭州整合数据、搭建平台过程中的经验就是以项目为突破,目前类似‘5G’车联网项目、城市数据大脑等都是以交通为突破点。由政府主导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企业自带资金深度合作开发,其中包括数据交流。”

目前观念上有一个原则是被忽视的:即‘开放是常规,封闭才是例外’。”陈新河说,“政企间或者政府牵头整合数据仍应围绕应用场景、项目工程来,否则目前‘唤醒’的数据早晚也会重新‘落满灰尘’。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返回

静态手机移动端二维码_副本.png手机版网站微信订阅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


consult-service-1.png

园区规划

consult-service-2.png

产业规划

consult-service-3.png

可行性研究

consult-service-4.png

商业计划书

consult-service-5.png

医院策划

consult-service-6.png

战略规划

consult-service-7.png

市场调研

consult-service-8.png

研究报告

-----------------------------------------------------------------------------------------------------------------------

consult-service-9.png

军民协同发展

consult-service-10.png

生物产业

consult-service-11.png

特色小镇

consult-service-12.png

战略新兴产业



典型案例推荐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jpg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jpg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jpg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jpg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jpg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png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jpg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jpg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


上一条直击大数据产品新思路 探究互联网+体育新战场
下一条5年“省”81亿 司法网拍“大数据”首次公布

大数据中心

专题研究中心MORE+
  • 新能源产业

    近年来,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

  • 生物产业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信息经济后新的经济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环保以及汽车产业兴衰等,目前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美/欧/日/韩等都已相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国内主要车企也相继提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本土化浪潮势不可挡。

 

免费咨询热线:400-6630-998

地址:深圳前海梦海大道5109号前海卓越金融中心三期1号楼5502

邮箱:info@qhztzx.com

官网:www.qhztzx.com

手机版网站前海中泰咨询移动端微信订阅号前海中泰咨询 - 订阅号微信服务号前海中泰研究咨询 - 12cm.jpg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 前海中泰(深圳)研究咨询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93436号-1 Powered by szweb
0755-32919669 深圳前海中泰咨询公司微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