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特征
怎样理解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主要面向生产者,为企业的商品生产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行业。
“生产性服务业”一词最早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于1966年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从服务需求者的角度分析,将其分为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其中,前者服务于终端客户,后者服务于产品生产者。自此,生产性服务业开始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对象。
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Browning和Singe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也提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
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政府文件中公开提出生产性服务业这一概念是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文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主要涉及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六大类行业。
目前,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和分类,国内外并无统一标准,但对其内涵基本上达成共识。学者们普遍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主要面向生产者,为企业的商品生产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行业。
生产性服务业内涵
生产性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特征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服务性、中间投入性、知识密集性、高增值性、地域选择性的显著特征。
行业范围
不同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范围
由于世界各国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和服务业兴起的时间阶段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生产性服务的界定也不相同。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行业范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快速发展,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范围分类也在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国家统计局在2015年6月首次公布生产性服务业分类统计标准,并于2019年4月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对其进行了修订,发布了《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范围变化情况如下: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行业范围包括:10个大类、35 个行业中类、171 个行业小类
国家统计局在2015年6月首次公布生产性服务业分类统计标准,并于2019年4月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对其进行了修订,发布了《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
序号 | 大类(10个) | 中类(35个) |
1 | 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 | ① 研发与设计服务 ②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③ 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 ④ 检验检测认证标准计量服务 ⑤ 生产性专业技术服务 |
2 | 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 | ① 货物运输服务 ② 货物运输辅助服务 ③ 通用航空生产服务 ④ 仓储服务 ⑤ 搬运、包装和代理服务 ⑥ 国家邮政和快递服务 |
3 | 信息服务 | ① 信息传输服务 ② 信息技术服务 ③ 电子商务支持服务 |
4 | 金融服务 | ① 货币金融服务 ② 资本市场服务 ③ 生产性保险服务 ④ 其他生产性金融服务 |
5 | 节能与环保服务 | ① 节能服务 ② 环境与污染治理服务 ③ 回收与利用服务 |
6 | 生产性租赁服务 | ① 融资租赁服务 ② 实物租赁服务 |
7 | 商务服务 | ① 组织管理和综合管理服务 ② 咨询与调查服务 ③ 其他生产性商务服务 |
8 | 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 | ① 人力资源管理 ② 职业教育和培训 |
9 | 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 | ① 产品批发服务 ② 贸易经纪代理服务 |
10 | 生产性支持服务 | ①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②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③ 为生产人员提供的支助服务 ④ 机械设备修理和售后服务 ⑤ 生产性保洁服务 |
价值链结构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使其重构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价值链。
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方式,从微观角度看是价值链的竞争,即价值链的整合能力,从宏观角度看是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即产业之间的协同能力。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在当代世界经济竞争中,服务活动和服务业都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对于竞争能力的塑造具有关键作用。
伴随着技术进步、生产专业化程度加深和产业组织复杂化,制造企业内部的设计、研发、测试、会计审计、物流等非制造环节逐渐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专业化服务部门,如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最终产品的生产,经过市场调研、创意形成、技术研发、模块制造与组装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制造加工环节为分界点,产业链可以分为产品研发、制造加工、流通售后三个环节,各个环节的附加值曲线呈现两端高而中间低的形态,即研发和流通环节附加值高、制造加工环节附加值低,大体呈“U”形,俗称“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表明了生产性服务业对生产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推动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特点,有很多部门是分布于生产环节的首尾两端,附加值高,能够创造较高的利润空间;而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制造则位于微笑曲线的中间,利润率非常低。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企业技术研发水平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企业产品在价值链的位置,从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密切相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意义重大,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生产制造业企业发展要重点围绕创新驱动,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将企业产业链中较基础的业务和非核心信息服务业务进行剥离,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摆脱依靠要素成本优势实现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创新为驱动,增强企业全产业链协同效应,从而提升质量效益。
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是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过程。
20世纪80至90年代,欧美制造企业普遍出现了生产者服务外置的现象,世界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是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并加速融合的关键,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也是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关键环节。当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比重达70%。
根据沈立、刘笑男和倪鹏飞对全球755个样本城市近30年主要产业演变历程的研究成果,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专业技术业的全球迁移演变趋势如下:
从全球地区视角看,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扩散的趋势。一方面,发达地区城市的金融保险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总体在向外扩散。与此同时,亚洲地区的金融保险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出现不同程度的集聚。另一方面,在欧美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外溢的过程中,南半球地区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美地区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但是,信息服务业则呈现向发达地区集聚的趋势,欧美发达国家依然是全球信息服务业的主导地区。
从不同收入水平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呈现由高收入国家向低收入国家外溢的趋势。第一,金融保险业呈现由高收入国家向低收入国家逐步外溢的趋势,而且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其承接的金融保险业也越少。第二,专业技术服务业总体表现为由高收入国家向较低收入国家转移的趋势,并且中低收入国家承接的份额最大。第三,信息服务业呈现出向高收入国家集聚的趋势。
从国际差距来看,目前全球金融保险业的重心依旧在欧美发达国家,北美、西欧等发达地区的金融保险业依然占主导地位,亚非拉地区特别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部分城市的金融保险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对金融保险业的总体空间格局影响相对有限,地理分割现象较为显著,并且其强度呈现不断增强趋势。专业技术服务业城市间差距有所收窄,而且收敛速度相对最快,城市间差异最小。
参考文献:沈立,刘笑男,倪鹏飞.近30年全球主要产业分布格局演变——基于全球755个样本城市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1,29(07).39-51.
从行业发展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日益呈现数字化、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前海中泰咨询服务内容
前海中泰咨询主要为客户提供“产业规划+招商策划与代理+金融资本”产融结合一体化解决方案,客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模块组合方案,具体如下:
生产性服务业“十四五”规划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园区规划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领域市场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战略规划生产性服务业投资机会挖掘咨询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投资咨询及竞争情报研究服务生产性服务业市场调研、商业计划书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业务延伸及拓展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