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中泰咨询

在线咨询 中文 | English
免费服务热线:
专题研究中心 大数据中心 前海中泰数据库

热点专题研究 战略新兴产业 商业时评 产业资讯 园区资讯 可研指南 规划政策 碳中和 乡村振兴 并购重组 产业招商 智能制造

【四川】《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川农发〔2022〕5号)

2022-02-21   前海中泰咨询

image.png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川农发〔2022〕5号

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发展改革委、林业和草原主管局:

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全省种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发改农经〔2021〕1133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2年1月29日


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

目    录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三)面临形势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重点工程

(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提升工程

(二)育种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三)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工程

(四)企业竞争能力提升工程

(五)监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四、投资测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测算

(二)资金筹措

五、环境影响分析

(一)影响分析

(二)应对措施

六、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

(三)生态效益

七、体制机制创新

(一)种业要素流动机制创新

(二)种业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

(三)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创新

(四)种业科技成果推广机制创新

(五)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

(六)种业人才队伍体制机制创新

八、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推进项目实施

(三)强化激励考核

(四)强化政策支持

(五)强化科技保障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工作,提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出台《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总目标。

四川省是全国种业大省、全国三大育制种基地之一,近年先后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1-2020)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林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四川省现代农业种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等政策。

为全面推进四川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提升我省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种业强省,打赢种业翻身仗、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最有力支撑,特制定本规划,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全省现代种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1.种质资源保护持续加强

四川省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种质资源数量丰富、种类齐全、利用价值高。全省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0年,全省已保存农业种质资源20万余份,米易县梯田红米、合江县带绿荔枝、彭州市大蒜、得荣县树椒、达川乌梅先后入选全国十大优异种质资源,数量居全国第一。完成9个藏区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启动建设的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建立粮、果、茶、桑、草等种质资源圃27个。建成西南最大、保存畜禽遗传材料最多的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建成畜禽(蜂蚕)保种场(保护区)56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46个。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9个(国家级31个、省级8个)。建有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和重点林木良种基地35个(国家级19个、省级16个)。为促进新品种选育奠定了丰富的种质基础。

2.育种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育种创新能力、科研团队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十三五”期间,全省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475个,其中水稻品种131个、居长江上游地区第二;获得登记品种1207个,其中油菜品种134个、居长江上游地区第一。专用粮油作物品种育种加速,选育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和油菜专用型品种52个,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30%。育成天府肉鸡、大恒肉鸡799、蜀兴1号肉兔等畜禽新品种(配套系)3个,育成饲草新品种65个、蚕新品种9个、桑新品种5个,审认定林木良种73个。

3.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

四川省是全国三大育制种基地之一,三系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重要战略地位,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杂交油菜制种面积全国第一,拥有国家级制种基地市1个、国家级制种基地县11个、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4个,初步建成了以川西平原为主的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制种优势区,以安宁河流域为主的杂交玉米制种优势区。建成国家级天府现代农业种业园区1个,培育三台县国家生猪种业培育园区1个,启动10个省级现代种业园区建设;建有各类种畜禽场(站)582个,其中国家级种公牛站1个、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13个、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27个;建有水产苗种场(站)1168个,其中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2个,省级原良种场45个;建有蚕种场14家,其中省直属蚕种场5家;建成省级草种基地3个;建有以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为主的林木良种基地96个,其中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3个、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9个,为进一步提升供种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4.企业主体培育持续加力

全省现有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作物种业企业417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7家,进出口企业13家;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畜禽种业企业402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8家(生猪9家、肉牛1家、肉羊3家、家禽4家、兔1家);水产种业企业115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蚕种生产企业6家,桑树种子(苗)生产企业8家;林木良种生产经营单位86家;草种企业50余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5家。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4家,畜禽种业在主板上市2家,为培育全国前50强的领军企业创造了条件。

5.行业监管能力不断强化

修订了《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认真宣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配套规章,依法治种氛围更加浓厚。完善了“春秋查市场、夏查基地、冬查企业”的农作物种子市场例行抽检制度,主要农作物样品抽检合格率从2015年的96%提高到2020年的98.3%,高于全国的98%;牛冷冻精液2015-2019年,国家抽检合格率100%,种公牛冷冻精液质量居全国前列。建立了以产地检疫为重点的水产种苗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制度和林木种苗质量抽查制度,抓实畜禽种苗监管制度。形成了以省为中心、市为骨干、县为基础、第三方为补充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全省拥有31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其中4家具备分子检测能力,数量居全国第一;建成市县级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42个,确保我省种子(苗)质量安全。

(二)存在问题

1.品种创新能力不足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不健全,投入不足,还不能做到“应保尽保”。种质资源的深度挖掘不够,系统鉴定评价尚未开展,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育种创新资源要素分配不均,育种材料、人才、资金80%以上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还未形成,种业企业育种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商业化育种进程滞后。全省基本还停留在杂交育种“2.0时代”,基因编辑、分子设计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育种技术应用不足、短板明显。农作物、饲草、经济林品种同质化严重,突破性新品种少,市场竞争力较弱。高代次畜禽品种对外依赖程度较高,自主培育的畜禽新品种不多,持续选育力度不足。优良乡土树种良种选育和挖掘利用严重滞后。

2.供种保障能力减弱

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面积萎缩,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逐年下滑,已由过去的全国第一降至第三,基地“五化”(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旱涝保收面积不足45%,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种畜禽场数量虽多,但普遍规模不大,设施设备陈旧,技术能力不足,生产水平不高,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水产种业苗种场(站)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建设标准低、装备落后,生产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现代渔业发展需要。饲草种子主要依靠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适合在四川农区种植的多花黑麦草、饲用燕麦、青贮玉米和川西北牧区种植的披碱草属、羊茅属、早熟禾属等种子缺口大。林木良种基地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核桃、油橄榄、油茶等经济林专用采穗圃和用材林高世代种子园建设滞后。

3.企业综合竞争力不足

全省农作物种业企业普遍规模小,综合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尚无一家主板上市企业。农作物种业企业的整体实力在全国由2011年的前3位下降至目前的8-9位,进入全国种业50强的企业由2013年的5家减少到目前的3家,前10强无我省企业。全省畜禽种业企业中,种猪、蛋种鸡供应量全国前10的我省均仅有1家。企业研发投入偏少、创新不足,全省农作物种子企业研发总投入不到1亿元,科研人员平均数量不超过3人,多数为购买或组配品种,联合育种攻关在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尚未真正打通。

4.行业监管能力不足

全省农作物种业质量检验机构建设滞后,超过三分之二的市(州)和县(市、区)不具备种子质量检验能力,运行经费保障不足。非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监管工作滞后。电商销售种子管理缺乏相应法律法规支撑。另外,全省每年统一组织的新品种试验及自主试验点次达3000余个,新品种试验监管难度加大。种畜禽质量监管多依赖于行政许可、系谱查验、外貌鉴定,缺乏必要的监管技术手段。省种畜禽质量检测站运行受限,目前只开展猪、牛精液质量检测,对种畜禽质量检测和监管不够。部分市县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被撤销,导致行业监管能力严重削弱。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四川省从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和新阶段,新阶段推进全省种业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1.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业问题,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2015-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打好种业翻身仗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具体部署,明确提出“生物育种”“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等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现代种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为全国种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培育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把现代种业发展确立为3大战略性、先导性支撑产业之首。2019年召开全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大会,明确要优先发展现代种业等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发挥种业“芯片驱动”作用。2020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等纳入2021年重点任务,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对“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了具体部署和要求,为四川现代种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种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种业发展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法治体系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种业企业兼并重组步伐不断加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植物新品种保护、种业基地建设等受到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科企合作联合育种攻关正在推进,种业市场监督管理不断强化,投入保障机制持续改善。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一系列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和发展红利持续释放,为四川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面临挑战

种业科技竞争加剧。世界范围内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第4次种业科技革命正在推动种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发生深刻变革;以生物组学、合成生物学等为代表的前沿学科揭示了性状形成机理,理论突破正在形成;以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为代表的技术加快进步,使育种定向改良更加便捷,育种效率几何级数增长,育种由随机朝定向、可设计转变,品种“按需定制”正成为现实。现代种业科技已发展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集成,甚至形成对农业生产领域全方位立体式的整合与控制,种业科技竞争愈演愈烈。四川省与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先进省份相比,种业科技创新基础和水平总体还较落后,在种业新方法新技术应用、科技研发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和追赶式发展的重大挑战。

对外开放挑战加大。2018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其中,放宽了种业领域的准入,与2017年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相比,除禁止类领域没有变化外,取消了小麦、玉米之外农作物种子生产外资限制,对于自贸区,小麦、玉米外商投资比例可提高到66%。面对新一轮的种业对外开放,国际种业巨头垄断格局明显加剧并呈“强者恒强”态势,国内种子市场将再次面临种业外企巨大的竞争挑战,四川省种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着力推进《四川省种业振兴实施方案》落实落地。立足中国西部现代种业发展高地战略定位,围绕打好种业翻身仗,聚焦构建农业“10+3”现代产业体系,聚力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培育创新、检测展示评价和良种繁育推广“四大体系”,全面提升种源保护利用、自主创新、企业竞争、供种保障和依法治理“五种能力”,培育一批突破性品种,建设一批现代化种业基地,壮大一批领军种业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川种”品牌,持续擦亮四川农业大省“川种”金字招牌,加快推进种业强省建设,筑牢农业农村现代化及人民美好生活种业根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统筹推进。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引导作用,统筹推进现代种业品种创新、良繁基地、主体培育和市场监管等关键环节建设。

坚持市场导向,突出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着力做大做强在国内具有突出优势的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生猪等优势种业,加快发展杂交玉米及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畜禽蜂、水产、林竹、草类坚持企业主体,创新驱动。等种业。

坚持企业主体,创新驱动。以种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打造种业产业链条,扶优扶强扶特色,摆脱同质化竞争,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领军企业。积极推进科企融合,创新和拓展产学研用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坚持多元投入,社会参与。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和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种业投入新机制。政府重点支持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保护、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育种创新平台、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社会各方重点开展种子(苗)、种畜禽生产基地建设、联合育种攻关和商业化育种及市场推广。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现代种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不断完善,自主育种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品种测试检测能力大幅提升,良繁基地供种能力稳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加快提升,依法治种能力不断强化,基础支撑水平大幅跃升。初步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技为支撑、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用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初步实现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转变目标。

1.资源保护迈上新台阶

基本构建“一库多圃”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成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和一批种质资源圃(场、区、库),保存种质资源总量23万份(剂),种质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提纯复壮20个以上地方特色品种。开展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畜禽遗传资源鉴定评价和地方猪群体遗传结构基因组分析研究,发掘和创制一批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突破性新种质,种质资源共享开发利用机制初步建立。

2.育种创新取得新突破

打造一批育种创新平台,创建国家区域农作物和畜禽种业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种业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成果。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农作物新品种35个以上,畜禽新品种(配套系)3-5个、水产新品种1-2个、蚕桑新品种5-6个、饲草新品种6-9个、林木良种35个,实现新一轮作物良种更新换代和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

3.供种保障取得新进展

建成一批现代化良种生产基地,建成现代化粮油作物种子生产基地30万亩、特色作物(菜果茶药桑草等)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建成畜禽蜂(草)良种扩繁场(基地)137个、水产苗种良种繁育基地25个。建成部省级畜禽核心种源基地45个、蚕桑核心种源基地6个、饲草核心种源基地3个、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4个(其中新建5个,提质增效9个)。

4.主体培育取得新成效

做大做强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培育壮大一批种业领军企业、创新型企业,培育种业领军企业28家,力争10家以上进入全国50强。

5.监管能力实现新提升

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行业监管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加强,省市县协查联动机制不断健全,种业发展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农作物种子、种畜禽精液、蚕种、林木种苗、牧草种子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8%、90%、96%、95%、95%以上,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三、重点工程

(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提升工程

1.加快资源普查收集保护

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对全省162个涉农县(市、区)及48个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的涉农县(市、区)进行全面普查和资源收集。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及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摸清全省农作物、畜禽、水产、中药材及林草种质资源家底,建立种质资源信息平台(库),更新发布全省种质资源目录(名录)和保护名录,对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开展抢救性收集和保护,实现应保尽保,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种质基础。

2.健全完善资源保护体系

建成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提升完善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科学布局一批农作物、畜禽蜂、水产、蚕桑、林、草种质资源圃(场、区、点、库),构建“一库多圃”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推进资源登记,确定省级保护单位。压实各级政府保护种质资源的属地责任和保护单位主体责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方积极参与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探索创新组织管理和实施机制,加强种质资源安全管理。

3.开展资源鉴定评价

围绕种业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以优势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搭建专业化、智能化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发掘平台,建立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创新利用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开展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评价,发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功能基因,深度发掘优异种质、优异基因,夯实育种原始创新基础。

4.推动资源创新共享利用

建立完善种质资源信息公开和共享交流机制,以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为载体,搭建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和交易平台,支持创新种质及相关技术上市公开交易、作价到企业投资入股、质押融资等。鼓励企业在资源鉴定挖掘、开发利用中发挥主体作用,加快优质特色地方品种产业化开发,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5.重点项目与布局

(1)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

选址成都市邛崃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天府现代种业园),高起点建设涵盖农林牧渔草,集收集保存、研究利用与科普展示“三位一体”的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种质资源库。

(2)种质资源圃(场、区、库)

新建和改建种质资源圃(场、区、库)136个。其中:农作物(饲草桑)种质资源圃60个、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1个、畜禽(蜂蚕)保种场(区)5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0个、林木种质资源库5个。持续推进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提档升级。

……


附件:《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川农发〔2022〕5号) .pdf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返回

静态手机移动端二维码_副本.png手机版网站微信订阅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


consult-service-1.png

园区规划

consult-service-2.png

产业规划

consult-service-3.png

可行性研究

consult-service-4.png

商业计划书

consult-service-5.png

医院策划

consult-service-6.png

战略规划

consult-service-7.png

市场调研

consult-service-8.png

研究报告

-----------------------------------------------------------------------------------------------------------------------

consult-service-9.png

军民协同发展

consult-service-10.png

生物产业

consult-service-11.png

特色小镇

consult-service-12.png

战略新兴产业



典型案例推荐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jpg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jpg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jpg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jpg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jpg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png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jpg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jpg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


上一条【广东】《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府〔2021〕76号)
下一条《“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发〔2021〕35号)

大数据中心

专题研究中心MORE+
  • 新能源产业

    近年来,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

  • 生物产业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信息经济后新的经济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环保以及汽车产业兴衰等,目前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美/欧/日/韩等都已相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国内主要车企也相继提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本土化浪潮势不可挡。

 

免费咨询热线:400-6630-998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30号沙河世纪假日广场B座507

邮箱:info@qhztzx.com

官网:www.qhztzx.com

手机版网站前海中泰咨询移动端微信订阅号前海中泰咨询 - 订阅号微信服务号前海中泰研究咨询 - 12cm.jpg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 前海中泰(深圳)研究咨询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93436号-1 Powered by szweb
0755-32919669 深圳前海中泰咨询公司微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