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中泰咨询

在线咨询 中文 | English
免费服务热线:
专题研究中心 大数据中心 前海中泰数据库

热点专题研究 战略新兴产业 商业时评 产业资讯 园区资讯 可研指南 规划政策 碳中和 乡村振兴 并购重组 产业招商 智能制造

【四川】《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12-30   前海中泰咨询

【来源: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image.png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面临形势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发展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树立就业工作“发展”导向 推动实现从稳定就业向协同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跃升 

第一节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第二节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第三节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第四节 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第五节 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 

第六节 强化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第四章 树立社会保障“幸福”导向 推动实现由制度覆盖向人群覆盖、人人享有跃升 

第一节 推进社会保险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推进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推进社会保险共享发展 

第四节 推进社会保险安全发展 

第五节 推进社保公共服务高品质发展 

第五章 树立人才工作“赋能”导向 推动实现从人才要素集聚到人产高效协同跃升 

第一节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节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第六章 树立人事工作“活力”导向 推动实现事业单位人事薪酬管理向创新激励跃升 

第一节 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 

第二节 健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 

第三节 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第七章 树立劳动关系“治理”导向 推动实现由被动管理向系统治理跃升 

第一节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第二节 健全劳动关系纠纷源头治理机制 

第三节 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第四节 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 

第五节 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八章 树立公共服务“满意”导向 推动实现从传统分散到集成高效跃升 

第一节 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 

第二节 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 

第三节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九章 树立区域协同“共赢”导向 推动实现从交流合作向深度融合跃升 

第一节 深化成渝双核人社事业合作 

第二节 深化成德眉资人社事业同城化发展 

第三节 “干支联动”引领人社事业五区协同发展 

第十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 

第二节 推进依法行政 

第三节 优化人员配置 

第四节 加强资金保障 

第五节 营造良好氛围 

第六节 加强评估监测 


本规划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未来5年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下简称“人社”)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市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系列决策部署,围绕“政治引领、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聚焦“惠民生、促发展”两大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巩固发展,公共服务效能有效提升,为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高品质生活、城市高效能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为“十四五”时期人社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实现良性互动,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坚持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新出台“就业创业20条”“返乡创业15条”“农民工服务保障措施25条”“灵活从业人员服务保障8大机制”等有特色、有温度的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措施,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率先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创新构建起以“智慧就业”“阳光就业”“蓉易就业”为主的“互联网+”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就业创业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国家级验收。“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4.94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3.52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从16.4:34.3:49.3优化至14.4:31.9:53.7,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就业吸引力、竞争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实现了从“充分就业城市”到“幸福就业强市”的历史性跃升。

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在全国率先出台新经济新业态社会保险办法,在全省率先出台公务员工伤保险办法、率先启动工伤预防试点,率先发布3项社会保险地方标准。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高质量完成社会保险费征收职责划转、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办法调整规范等工作。建成运行“成都市社会保险现代治理体系”,构建形成“成都市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现代治理标准体系”,成功创建全国社保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全面启动国家级试点项目“成都市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标准化试点”。全面落实社保费“调基降率”和阶段性减免政策,为全市企业降低和减免社保费累计918.51亿元;积极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实现全市社保经办服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最多跑一次”、新办企业及人员参保登记“零跑路”、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全球通”。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惠及全市20.66万人次。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86.02万人、607.12万人、683.81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由2.74:1提高到3.54: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享受待遇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4.43%、48.99%;工伤保险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较“十二五”期末分别增长55.31%、58.17%、31.82%。

人才人事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聚焦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开放型产业建设需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建立人才信息定期发布机制,编制发布成都人才白皮书、蓝皮书,全面释放城市创新创业就业机会,有效推动人力资源匹配精准到产业、精细到行业、精确到岗位。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向基层和民营企业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在全国率先增设技术经纪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新能源等职称专业。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行动,促进市民高质量就业,人力资源高质量协同,“技能成都”国家级技能振兴综合示范区纳入全国首批规划布局。将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成功创建中国成都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育西部首家主板上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深化事业单位人事薪酬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和岗位薪酬体系、产业功能区新型干部人事薪酬管理制度体系。“十三五”末,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达206.7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15.69万,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7.13%、56.90%;技能人才总量240.3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超过73.24万人,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56.79%、91.23%。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量达824家、营业收入达413.8亿元、从业人员2.3万人,较“十二五”期末分别增长188.11%、913%、271%,人才工作实现了从“传统人事管理”向“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重大转变。

多元共治、互利共赢的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基本确立,和谐劳动关系持续巩固发展。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和谐劳动关系多元协调工作机制,完善规范合理有序、公平兼顾效率的收入分配机制,统筹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创新建立“六大机制”,采取部省共建、省市共推、市区共创的方式,在全市形成1个国家级、3个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带动其他19个区(市)县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格局,建成区(市)县人社部门、街道(乡镇)和企事业单位三级预防调解工作体系。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推进根治欠薪工作,实施农民工工资专户代发制度、工资保证金制度、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制度等,企业工资支付督促保障机制及诚信体系不断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不断强化,成都市获评“和谐劳动关系模范城市”。“十三五”末,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7%,集体合同签订率98.4%,仲裁案件结案率95%,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结案率97%;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7892元、全市月最低工资标准1780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5.5%、18.7%。

 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全面加强就业社保、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覆盖全市、均等可及、智能服务、高效运行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面推进“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社会保障卡工程和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城市建设,15分钟人社公共服务圈覆盖率和标准化率达100%,人社依申请类事项100%网上可办、100%最多跑一次;推行行政审批容缺后补、承诺补正受理机制,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累计发放实体卡1679.13万张,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行量居全国首位;签发电子卡700.06万张,居全国城市第三位;国家级就业创业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终期验收,成都人社智慧治理中心初步建成。

……


附件:《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pdf

来源: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门户网站

返回

静态手机移动端二维码_副本.png手机版网站微信订阅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


consult-service-1.png

园区规划

consult-service-2.png

产业规划

consult-service-3.png

可行性研究

consult-service-4.png

商业计划书

consult-service-5.png

医院策划

consult-service-6.png

战略规划

consult-service-7.png

市场调研

consult-service-8.png

研究报告

-----------------------------------------------------------------------------------------------------------------------

consult-service-9.png

军民协同发展

consult-service-10.png

生物产业

consult-service-11.png

特色小镇

consult-service-12.png

战略新兴产业



典型案例推荐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jpg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jpg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jpg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jpg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jpg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png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jpg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jpg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


上一条《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自然资发〔2021〕135号)
下一条《全国血站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年)》(国卫医发〔2021〕42号)

大数据中心

专题研究中心MORE+
  • 新能源产业

    近年来,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

  • 生物产业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信息经济后新的经济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环保以及汽车产业兴衰等,目前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美/欧/日/韩等都已相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国内主要车企也相继提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本土化浪潮势不可挡。

 

免费咨询热线:400-6630-998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30号沙河世纪假日广场B座507

邮箱:info@qhztzx.com

官网:www.qhztzx.com

手机版网站前海中泰咨询移动端微信订阅号前海中泰咨询 - 订阅号微信服务号前海中泰研究咨询 - 12cm.jpg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 前海中泰(深圳)研究咨询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93436号-1 Powered by szweb
0755-32919669 深圳前海中泰咨询公司微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