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
《成都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政策解读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市场监管体制实现历史性变革,实行了统一的市场监管,市场安全监管形势稳定向好,质量强市战略成效显著,市场监管机制更趋完善,奠定了市场监管现代化的基础。“十四五”时期,成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市场呈现主体多元化、业态混合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等新特征,市场安全监管领域仍面临严峻挑战,对市场监管现代化提出新要求。站位新发展阶段,编制并实施《成都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我市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市政府要求,市市场监管局负责《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经反复调查研究、多方论证衔接,在广泛征求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省内外专家及社会公众意见建议基础上,经市政府常务会审定后,由市政府批复实施。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框架。《规划》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共十章内容。第一章是规划背景,主要总结“十三五”时期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取得的成效,分析“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第二章是总体思路,明确“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三章至第九章是主要任务,提出市场准入、市场秩序、市场安全、质量发展、消费环境、市场监管体系、区域合作七方面任务。第十章是保障措施,提出党的全面领导、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督查考核和基层建设五方面措施,确保规划有效落实。
(二)总体要求。《规划》提出要坚持从成都市场监管实际出发,注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活力与秩序、发展与安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着力营造“四大环境”,加快构建与成都超大城市治理相适应的“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现代化市场监管新格局。《规划》提出要坚持5个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全方面全过程;坚持依法公正监管,健全市场监管法治体系,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坚持改革创新引领,聚焦改革堵点、难点和痛点,推进市场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创新;坚持数字智慧赋能,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推动市场监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坚持系统监管共治,统筹监管线上和线下等各类对象,统筹运用市场、法律等各种手段,统筹发挥各方力量,提高市场监管综合治理能力。
(三)目标体系。《规划》采取“定性目标+定量指标”方式提出目标体系。定性目标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国内领先、符合超大城市治理规律、适应新发展格局要求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市场监管发展实现“四个更加”;到2035年,市场监管领域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水平监管、高质量服务、高能级支撑的“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市场治理格局更加定型。定量指标包括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食品抽检合格率、中国质量奖等共31项,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均经过专题研讨、意见征求和科学测算后形成。
三、主要特色
(一)以“五个突破”引领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市场监管改革创新涉及范围广,焦点难点多,需要聚焦重点领域,有的放矢逐个突破。“十四五”时期,《规划》把优化市场准入服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严守市场安全底线、拉升质量创新高线、推进消费环境建设作为5个重要突破口,着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创新驱动的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知识产权典范城市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持续提升市场监管各领域现代化水平。
(二)以“四大体系”支撑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规划》提出构建完善市场监管法治体系、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市场智慧治理体系和市场监管共治体系。完善市场监管法治体系的重点任务包括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和完善综合执法机制。构建市场信用监管体系的重点任务包括强化事前信息公示和信用承诺,加强事中“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健全事后信用奖惩和信用修复制度。创新市场智慧治理体系的重点任务包括强化市场监管科技支撑、提升大数据运用能力和完善市场监管风险防控体系。深化市场监管共治体系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政府监管联动、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提升行业自律水平及推动社会参与监督。
(三)以“一体协同”服务市场监管区域合作。《规划》坚持一体化发展理念,提出深化成都与成渝地区其他城市市场监管合作,共同提升区域市场监管水平。重点任务包括健全区域市场准入服务同标互认机制,促进市场主体自由流动,推动区域市场实现一体化;健全区域市场监管执法互通协同机制,形成监管联动和执法互助格局,促进区域协同监管;健全区域内市场监管数据、平台、人才等资源共享机制,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夯实区域市场发展基础支撑,助推成都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和全省发展“主干”功能。
(四)以“十大工程”保障市场监管重大改革落地落实。《规划》提出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工程、市场环境净化工程、食品安全监管工程、药品安全放心工程、质量强市战略深化工程、放心舒心消费升级工程、综合执法提升工程、科技赋能工程、市场多元共治工程、区域市场监管一体化工程共“十大工程”, 保障市场监管各项改革创新能够通过实操性的措施、建设性的平台和针对性的项目落地落实,让人民群众买得舒心、用得放心、吃得安心,让市场主体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来源: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门户网站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