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
川府发〔2021〕26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现将《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26日
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
一、发展基础
(一) “十三五”发展成就
(二)问题短板
二、形势要求
(一)阶段性特征
(二)方向路径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四、夯实重大战略交通支撑
(一)支撑全域开放发展
(二)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三)支撑“一干多支”战略实施
(四)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
(五)推动交通强省建设
五、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一)建设发达的快速网
(二)建设完善的干线网
(三)建设广泛的基础网
六、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一)共建国际性枢纽集群
(二)完善枢纽城市布局
(三)推进枢纽港站一体发展
(四)优化城市内外交通衔接
七、打造人民满意出行系统
(一)优化出行服务网络
(二)提升客运服务品质
八、完善经济高效货运系统
(一)优化货运服务网络
(二)推进货运降本增效
九、推动智慧创新赋能交通
(一)发展智慧交通
(二)提升创新能力
十、促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
(一)推动节能降碳
(二)加强生态保护
(三)强化污染治理
十一、提升交通安全应急能力
(一)提升交通本质安全
(二)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三)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十二、发展交通产业和新经济
(一)做强交通产业企业
(二)培育枢纽廊道经济
(三)深化交通旅游融合
十三、健全行业现代治理体系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二)强化基础设施管养
(三)推进法治交通建设
(四)优化行业营商环境
(五)加强交通文化建设
十四、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现状
(二)环境影响分析
(三)承载力分析
(四)协调性、一致性分析
(五)环境合理性分析
(六)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七)评价结论
十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科学组织实施
(三)强化资金保障
(四)强化要素保障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先行官作用,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推动四川“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主线。推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融合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具有重大全局意义和先行引领作用。
本规划是四川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规划编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和交通运输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国家“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相衔接,阐明“十四五”时期四川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明确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是指导全省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至2025 年,展望到2035 年。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迄今为止四川交通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等国家有关部委指导支持下,四川交通运输行业坚决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大幅提升运输服务质效、稳步推进行业改革创新,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强保障。五年来,全省综合交通完成投资1.3 万亿元,综合交通线网里程从33 万公里增至41 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从4442 公里增至5312 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6016 公里增至8140 公里,高等级航道里程从1321 公里增至1648 公里,民用运输机场数量从13个增至15 个,城市轨道交通里程从88 公里增至558 公里,四川已成为线网规模排名全国前列的交通大省。
服务支撑重大战略作用凸显。“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建设成效突出,西成客专、成贵高铁、成资渝高速等项目建成通车,进出川大通道由26 条增至38 条(铁路11条、高速公路24 条、水路3 条);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全面推进、嘉陵江川境段全线复航;天府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双流国际机场开通国际(地区)航线达130 条,高峰小时容量达58 架次,成都在成渝地区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显现。支撑“主干”增功能、强带动,成都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及客运量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五,成德眉资交通同城化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客运量、货运量占全省比例分别达到56%、57%。助推“多支”破瓶颈、增后劲,铁路覆盖19 个市(州),高速公路覆盖全省21 个市(州)政府所在地、136 个县(市、区),川东北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川南、攀西对外通道群加快形成,川西北结束州府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保障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11.8 万公里,打赢了全国最大规模的交通脱贫攻坚战,惠及3456 万贫困地区人口,88 个贫困县全面实现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内地贫困地区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三州所有县通三级及以上公路;乡村运输“金通工程”覆盖所有贫困县,“交通+电商快递”“慢火车”等交通扶贫模式快速发展。旅客出行服务普惠多样,客运结构持续优化,2016至2019 年铁路、民航客运量年均增长15%、12%;2020 年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074 万人次、居全国第二;成渝高铁完成提质改造,成绵乐、成雅、成灌(彭)等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川渝毗邻地区开通5 条省际公交,成德眉资9 条跨城公交常态化运行;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春风行动”。
助力经济循环更加顺畅。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突破7000 列、居全国第一,双流机场五年完成货邮吞吐量321万吨,开通铁海联运班列6 条、铁水联运班列11 条、集装箱班轮航线12 条,建成邮政快递网点2.5 万个;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比重下降到14.9%,较2015 年下降3.4 个百分点。建成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等超级工程,高速公路实现ETC 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铁路智慧无人港,有效处置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交通防控取得重大成效,为供应链、产业链循环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保障。完成长江干线88 座非法码头整治,新增(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90%。建成新川九路、理亚路等交旅融合示范路线,打造雅安天全、夹江天福等高速公路主题服务区,“交通+”新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
附件:《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川府发〔2021〕26号).pdf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