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川府发〔2022〕8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现将《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2年3月3日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省清洁能源产业培育壮大和创新跨越的关键期。为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深化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未来五年指导全省能源发展改革和重点能源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十三五”以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水电基地加快建设,白鹤滩、叶巴滩等一批大型水电项目核准开工,猴子岩、长河坝等水电站建成投产。2020年,全省电力装机10295万千瓦、发电量4140亿千瓦时,分别比2015年增长21.6%、34.3%,其中水电装机8082万千瓦,水电发电量3514亿千瓦时,均居全国第1位;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分别为426万千瓦、191万千瓦。新增天然气(页岩气)探明储量2.35万亿立方米,2020年天然气产量432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产量119亿立方米,跃升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页岩气)生产基地。
能源转型发展明显加快。2020年,我省发电总装机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为85.9%、发电量占比为88.5%,分别比2015年提高5个、2.4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关停落后煤电机组17台,装机容量约170万千瓦;关闭煤矿339处,退出产能4397万吨/年。清洁替代、电能替代加快推进,累计实现替代电量445亿千瓦时。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4.5%,比2015年提高10.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完成规划目标。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7.4%。
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四川电网形成以500千伏为骨干的主网架和“四直八交”外送通道,发展成为省级大电网、西部大枢纽。“十三五”期间,建成±800千伏直流换流站3座、换流容量2160万千瓦,±500千伏直流换流站1座、换流容量300万千瓦,500千伏变电站52座、变电容量8730万千伏安,输配电线路16294公里,外送能力达3060万千瓦。全省水电外送电量累计6698亿千瓦时,为我国东部地区节约超2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5亿吨。建成西南地区天然气(页岩气)输送枢纽,全面形成环形输送管网,年输配能力达到450亿立方米,五年累计外输天然气544亿立方米。能源储备设施加快建设,川东北储气调峰项目(一期)竣工,成都市液化天然气(LNG)应急调峰储备库项目(一期)基本建成,广安高兴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能源科技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国内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F级50兆瓦重型燃机完成满负荷运行试验,推动我国自主燃机产业实现新跨越。代表全球最高水平的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研制成功并在白鹤滩水电站投用。“华龙一号”在核燃料自主化、关键材料工程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具备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化建设能力。页岩气勘探开发主体配套技术和3500米以浅页岩气开发工艺路径及技术体系基本形成,部分关键工艺和装备实现国产化。急倾斜、薄煤层综采及成套装备技术实现国内领先。
能源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输配电价改革稳步推进,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并取得实效,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完成股份制改革并独立运行,售电市场政策体系和售电公司准入退出机制逐步完善,增量配电试点有序推进。市场主体逐年增多,2020年全省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生效市场主体超1.2万家;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106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7%。电力市场和市场交易制度逐步完善。电力现货市场试点有序推进,现货市场交易规则体系初步建立。油气管网独立改革有序推进,省内管网资源整合和融入油气管道全国“一张网”取得进展。天然气开发利益共享机制落地落实,天然气(页岩气)开发模式持续创新,全国第一家央地合资常规天然气开发公司成功组建,央地油气合资公司总数160家,覆盖天然气勘探开发、加工、输送和油气销售等领域。
能源普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城乡电网持续加强,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8%、电压合格率达99.6%。脱贫攻坚电力保障任务顺利完成,易地搬迁的37.9万户136万人实现通电。88个贫困县农村用电设施得到改善,电力网架基础较差的19个县电网得到较大提升,与主网联系薄弱的15个县域电网全面加强,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实现供电全覆盖并达到国家农村电网供电标准。建成光伏扶贫项目48.4万千瓦,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2.75万户。建成输气管道约1.9万公里,覆盖129个县(市、区),居民用气普及率超过90%。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不断推进,矿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第二节 主要问题
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均用能、用电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能耗强度较高,能源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具有季及以上调节能力的水库电站装机不足水电总装机的40%,调节能力不足,丰枯矛盾突出。火电供电煤耗较高。电网适应资源逆向分布的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源网发展需进一步协调,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尚有差距。煤矿安全生产供应水平不高,煤炭储备调节能力弱。储气调峰能力不足,地下储气库和专门用于储气调峰的地面大型LNG储备库尚未建成,迎峰度冬天然气供应存在阶段性短缺。
能源民生服务存在短板。部分地方电网供区、高原地区、边远山区配网建设相对滞后,供电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乡镇“获得电力”营商环境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天然气普及率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燃气配网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适应美好生活需求和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能源普遍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能源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亟待深化。电力交易机制有待完善,需求响应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电力跨省跨区域输送利益协调机制缺失,配套辅助成本尚未得到合理补偿。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和销售电价改革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适应油气体制改革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需加快推进,价格引导能源资源配置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能源管理体制滞后,职责分散,信息化水平不高。
第三节 面临形势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成为大势。我国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已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必将推动我国出台更有约束力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强化能耗“双控”,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统筹推进化石能源压减和非化石能源发展,倒逼清洁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为我省深化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
附件: 《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川府发〔2022〕8号).PDF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