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中泰咨询

在线咨询 中文 | English
免费服务热线:
专题研究中心 大数据中心 前海中泰数据库

热点专题研究 战略新兴产业 商业时评 产业资讯 园区资讯 可研指南 规划政策 碳中和 乡村振兴 并购重组 产业招商 智能制造

【广东】《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2-01-05   前海中泰咨询

【来源: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image.png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市有关单位: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2月31日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五年。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按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目标要求,结合城市定位、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内在需求,为谋划推进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机遇挑战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新的重大成绩、发展质量大幅提升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上级人社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推动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十四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促进就业、加强创业带动就业等系列主体文件和配套政策,政策受惠面不断扩大,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活跃。积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支持高校设立就业服务站,就业指导、招聘对接等服务前置校园,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高位,异地务工人员均等化享有公共就业服务不断推进,困难人员托底扶持力度持续加大。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力保障员工返岗和企业复产,引导用工余缺调剂,加强省际劳务协作,专车专列包机帮助劳动者返深复工。全面完成精准扶贫任务,承接湘鄂三县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试点工作期间的深圳政策举措被吸纳进全国性政策文件,对口广西百色河池就业扶贫卓有成效。全面落实失业保险稳岗扩围政策,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效应不断增强。累计为132万家次企业发放普惠性稳岗返还、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费约130亿元,中小微企业为最大受益主体,政策实施力度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失业补助金发放标准顶格执行广东省标准,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发放274566人失业补助金8.6亿元,切实兜牢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政策实施力度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城镇新增就业6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社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扩面征缴持续推进,实现制度和人群全覆盖。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提高我市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已达3996元/月。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总参保人次达3733.86万人次,比“十二五”期末的2961.52万人次增长26.1%。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269.69万人、1222.44万人和1241.74万人。积极落实中央调剂和省级统筹,累计向省上解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含中央调剂金)1193.78亿元。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紧急上解企业养老省级统筹调拨金548.04亿元,有力保障了全省待遇支出和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落实。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8%,社会保险卡持卡覆盖率为99.3%,均达到“十三五”规划目标值(90%、90%)。

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积极落实“一个意见、两个计划”,把握“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出台实施多项人才政策,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全方位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加快实施人才驱动发展战略,面向海内外高校引进博士后人才。出台《深圳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粤港澳职业资格认可先行先试,推动境外专业人才执业便利化。深化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改革。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荣获5金、2银、1铜,2优胜。建成“一园四区、多点支撑”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事业单位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35%。我市共引进各类人才120.52万人,其中,接收应届毕业生46.78万人,引进在职人才64.41万人,引进留学人员9.33万人。全市累计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7028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461人。

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十三五”期间,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030元提高到2200元。劳动关系调处机制先行示范。形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圳样本”,“坪山经验”被选入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盐田经验”被中组部选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生动案例。完善我市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机制顶层设计,率先在全省建立以案定补激励机制。全面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欠薪保障基金、应急周转金、工资保证金‘三金’兜底工资支付保障体系”获得国家实地核查组高度肯定。我市代表广东省参加2018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国考获第6名,2019年度在全省考核中获第1名,均为A级。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66.19%,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6.28%,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100%。

人社服务水平不断优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行风建设成效明显。把行风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抓紧抓实,全面落实行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服务优良、廉洁高效的人社干部队伍。智慧人社全国引领示范。在全国率先开展人才引进业务“秒批”改革,作为全国人社系统重点行风工程予以推广,并荣获2019年度全国第二届党建创新成果服务创效组十佳案例。在全国率先推行“信用审批”新模式,打造“秒批+信用审批”双轮驱动的人社高效服务新格局。全局192个依申请事项全部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其中,164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74个事项实现“马上办”,45个事项实现“秒批(办)”。便民服务提质增效。全面实行“网上办、移动办”“就近办、便捷办”,社保业务进驻45个基层服务大厅,基本建成社保“超市化”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切实为群众办事“减负”。

image.png

第二节  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期”和“重大风险叠加期”,要深刻认识当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所处阶段,准确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和风险挑战。

(一)发展机遇

我国发展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我国正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加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东升西降”是大趋势,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我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新红利持续释放,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活力,也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为事业发展孕育新潜力。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交相辉映,使命一脉相承、目标同向同行、实践交融激荡,开辟了深圳发展的新境界。大湾区国家科学中心和鹏城国家实验室建设全面发力,前海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国家级重大平台加快推进,为深圳新时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五年,深圳将瞄准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持续奋斗,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也为人社领域政策创新、资源整合、服务优化注入新动力,为推动事业改革发展再出发拓展新空间。

(二)面临挑战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明显加大。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加速变革,国际贸易规则面临重构,我国将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多边经贸规则带来严峻挑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我市地处“两个前沿”最前沿,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矛盾新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亟需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提高人才队伍层次、补齐民生福祉短板等方面创造条件抢抓机遇,创造新一轮发展优势。

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最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提升需求更加迫切。主动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勇当标杆,我市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高质量制度供给与现代化建设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人社领域的问题和不足仍然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高质量就业面临挑战;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社会保障兼顾当前与长远、统筹层次提升与待遇增长的难度在增加;部分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受制于人,“卡脖子”现象突出,人才政策的开放性、有效性、精准度还需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和人才环境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人才总量和质量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传统劳动用工管理模式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适应性、灵活性不足,对新业态用工方式研究和指导相对滞后,法治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社服务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水平不足,提供更加优质的人社公共服务能力还有欠缺。此外,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待加强、信息化手段不够充分等问题,以及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在营商环境方面还有差距,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还需加强等不足,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人社制度体系,更要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


附件: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pdf

来源: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返回

静态手机移动端二维码_副本.png手机版网站微信订阅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


consult-service-1.png

园区规划

consult-service-2.png

产业规划

consult-service-3.png

可行性研究

consult-service-4.png

商业计划书

consult-service-5.png

医院策划

consult-service-6.png

战略规划

consult-service-7.png

市场调研

consult-service-8.png

研究报告

-----------------------------------------------------------------------------------------------------------------------

consult-service-9.png

军民协同发展

consult-service-10.png

生物产业

consult-service-11.png

特色小镇

consult-service-12.png

战略新兴产业



典型案例推荐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jpg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jpg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jpg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jpg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jpg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png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jpg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jpg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


上一条《“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发改高技〔2021〕1898号)
下一条《“十四五”时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实施方案》(民发〔2021〕105号)

大数据中心

专题研究中心MORE+
  • 新能源产业

    近年来,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

  • 生物产业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信息经济后新的经济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环保以及汽车产业兴衰等,目前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美/欧/日/韩等都已相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国内主要车企也相继提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本土化浪潮势不可挡。

 

免费咨询热线:400-6630-998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30号沙河世纪假日广场B座507

邮箱:info@qhztzx.com

官网:www.qhztzx.com

手机版网站前海中泰咨询移动端微信订阅号前海中泰咨询 - 订阅号微信服务号前海中泰研究咨询 - 12cm.jpg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 前海中泰(深圳)研究咨询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93436号-1 Powered by szweb
0755-32919669 深圳前海中泰咨询公司微信 在线咨询